对文学经典中作家创作和构思问题的再审视
——记陈国恩教授的《闻一多的历史地位、人格类型和精神遗产》和《<雷雨>中的“太太”去哪儿了—关于作家创作和构思及风格问题》讲座
为进一步推动best365网页版登录官网“双一流”建设,增强我院师生科研能力水平,确保疫情期间教学“不掉链”、学习“不掉线”,近期我院通过“云讲座”的方式举办中国语言文学专题系列讲座。我院特邀武汉大学陈国恩教授做《闻一多的历史地位、人格类型和精神遗产》和《<雷雨>中的“太太”去哪儿了—关于作家创作和构思及风格问题》两场专题讲座,讲座分别于2020年6月24日16:00——18:00和2020年7月1日16:00——18:00(京时)在“腾讯会议”平台开展。我院邹淑琴教授、安凌教授主持并点评讲座。
6月24日,首场讲座陈国恩教授主要围绕闻一多先生的历史地位、诗学思想、人格构成以及精神遗产四个方面展开。陈国恩教授首先就闻一多先生的历史地位界定问题谈了自己的认识。陈教授认为闻一多先生不仅在中国新诗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在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化研究领域也取得杰出成就,他的思想历程在现代知识份子中具有代表性,其人格堪称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典型,闻一多先生的殉难影响了中国现代历史的进程,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其次陈国恩教授谈了自己对于闻一多诗学思想的理解。他认为闻一多的诗学思想并不仅在于形式层面,更重要的是一种有个性的生命诗学,就像他曾经宣称的那样“文学是生命底表现。”最后陈国恩教授认为闻一多的人格魅力和担当精神可以作为我们做人和处世的原则,在我们选择人生道路,处理个人同家庭、社会、国家、民族及人类的关系上具有宝贵的启示意义。
第二场讲座陈国恩教授以经典戏剧《雷雨》为例探讨作家创作和构思的问题。陈国恩教授认为文学是人学,读文学作品是与作家进行心灵的对话,通过名作了解作家对人的理解,从而增进我们对人、社会与人生的理解。《雷雨》是曹禺的处女作,是中国现代话剧史上的一部杰作。陈国恩教授结合文本首先提出问题,《雷雨》中周朴园的太太去哪儿?进而他指出《雷雨》的文本存在裂隙,而这种裂隙并不是作家简单的疏漏,而是一个艺术规则,显示出作家高度的艺术才华。其次陈国恩教授谈了《雷雨》构思的逆向性问题,他指出文本的裂隙及出色的艺术处理表明真正的杰作不会停留在艺术的模仿,而是创作生活。为了实现主题安排倒过来安排人物,通过逆向性构思作家实现了出色的悲剧效果。接着陈国恩教授强调文学批评要有想象力和问题意识。在解读文本时一定要有问题意识,并且要有想象力,只有当我们试图去发现问题时,才能有效地发现想发现的问题。反观《雷雨》中太太怎么消失了的疑问,就具有相当的意义,从中窥视艺术家创作的过程,丰富现实主义理论体系。最后,陈国恩教授还谈了文学社会学视野中的经典问题。
讲座末尾我院安凌教授从舞台角度结合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对陈国恩教授的讲座进行了精彩的点评。陈国恩教授的两次讲座具有明确的问题意识,他结合经典文本运用深入浅出、以小见大的文学阐释方法给予了我们深刻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