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历史的声音:新疆公共图书馆“口述史”高级研修班
系列讲座简报(五)
2020年6月30日,中国传媒大学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副主任林卉老师为新疆公共图书馆“口述史”高级研修班学员们做了两场精彩讲座。讲座由新疆图书馆古籍部田晓丽主任主持,本次研修项目负责人、best365网页版登录官网院长邹赞教授致欢迎词。
首场讲座中,林老师以“口述历史资料的形态与定位”为题,为学员们讲解了口述史料的多种形态。通过线上共享屏幕,林老师播放了许多优秀的口述史影像片段,给学员们展示了当下以视频录像收集口述史史料的长处和优势。与传统的录音不同,通过录像的方式不仅可以收集到声音信息,还能反映受访人的情绪状态、面部表情以及外部环境等等,为进一步细化口述史史料创造了条件。紧接着,林老师紧扣口述历史的定位这一主题,从口述史在大众传播中的定位变迁向学员们阐释口述历史的作用和意义。首先,口述历史可以当为档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历史中心、新加坡国家档案馆口述历史中心就是各国文化机构中将口述历史作为档案保存的佼佼者;口述历史的第二个作用是作为一种发声渠道。林老师以大英图书馆口述历史馆主持的“国家生活故事”项目、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制作的“麻风病人口述史影像”为例,讲述了口述历史作为发声渠道所起到的积极社会作用;其三,口述历史还可以作为影像作品,如加拿大影人Sara Polly的纪录片“Stories We Tell”就真实地再现了一个普通家庭成员的口述历史。口述历史的作用多种多样,但总的来说口述史作为人类心灵考古的记忆库,有着无可取代的重要价值。
在第二场讲座中,林老师以工作坊的形式与学员们分享了中国传媒大学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的实践经验。林老师主要从口述史史料采集、整理、保护和应用三个方面给学员们展示了口述历史实践的工作程序及注意事项。比如,在史料采集过程中要考虑环境、衣着、设备,做好访前准备,选择合适的访谈方式;在口述史资料的整理过程中要做好编号索引,完成速记与校对工作并及时与受访者确认,形成影像、电子文档或笔录书等成品;在口述史史料保护方面,林老师从实体保护、内容保护、使用保护三个维度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了讲解。
林卉老师的两场讲座,用她亲身实践的体会、珍贵的影像资料和前沿的研究理论,用直观、生动的形式呈现了口述史的鲜活生命力和独特价值,使学员深受感动和启发。
这是本次研修班的最后两场线上讲座,新疆图书馆古籍部田晓丽主任做了总结发言和致辞。研修班线下课程预计在七月中旬在新疆图书馆智慧教室开展,敬请期待!
通讯员:余嘉辉 王卓英